摘要

目的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和扩散张量成像(DTI)评价不同剂量非离子型单聚体碘对比剂对兔造成的急性肾损伤(AKI)的价值。方法选择新西兰大白兔36只,随机分为A、B、C、D 4组。分别对4组注射不同剂量的碘海醇,A组:等量生理盐水;B组:半倍剂量碘海醇;C组:常规剂量碘海醇;D组:2倍剂量碘海醇。于注射碘海醇1、24、72 h对兔进行肾脏IVIM、DTI扫描,扫描后每组随机处死3只兔,取右肾进行病理分析。比较4组间D值、D*值、f值、FA值及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量的差异。结果注射碘海醇1 h,各组D值、D*值、f值均有所降低,其中D组皮质的D*值、f值较A组降低最为显著(P均<0.05),髓质D值、D*值、f值较A组明显下降(P均<0.05)。注射碘海醇24 h,各组指标明显降低,C、D组皮质及髓质D值、D*值、f值较A组显著降低(P均<0.05)。注射碘海醇72 h,各组皮质及髓质D值、D*值、f值均逐渐回升,但D组皮质D值、f值较A组仍降低(P均<0.05),C、D组髓质的D值、f值较A组仍降低(P均<0.05)。碘海醇对肾脏髓质损伤明显,可导致肾小球和肾小管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病理损伤,以D组肾小球和肾小管细胞病理改变最显著,HIF-1α表达水平随碘海醇剂量的增加而逐渐升高。结论应用IVIM、DTI可评估不同剂量碘海醇导致兔AKI,半倍剂量碘海醇对兔肾脏损伤程度最轻,2倍剂量碘海醇对兔肾脏损伤明显增强,注射碘海醇24 h肾损伤最严重,72 h可见不同程度恢复。

  • 出版日期2020
  • 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