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清人别集及总集中,有不少对杜甫画像或石刻像拓本的题咏。画像或为赵孟頫绘,或为清代画家作,而石刻像拓本多来自成都杜甫草堂和济宁南池杜公祠。清人题像时,除了关注杜甫所戴之笠及其形容癯瘦外,集中歌咏他的忧时、忠君以及有才而未尽其用。众多清人对于杜甫像的复制、珍藏以及带有宗教仪式般的礼拜,是杜甫在文学史上经典地位获得确认的清晰象征。清代杜甫画像的拥有者或题诗人多是杜诗的热爱者,而从题像诗的语言及写作技巧能够清晰看到,对杜诗的反复阅读和深入研究极大地影响了清人的诗歌创作。就整个杜甫及杜诗接受史而言,清人题像诗中的杜甫外在形象及内在精神的挖掘并没有太多新意,但画像在清代的一再复制,充满宗教仪式感的观图,以及郑重其事的题咏,巩固了杜甫及杜诗从历史上延续下来的尊崇地位,是其经典化的一部分。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