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婴幼儿缺铁性贫血与非缺铁性贫血血清的差异代谢物,探索潜在的生物标志物。方法 基于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100 mm×2.1 mm, 1.8μm),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对30例缺铁性贫血6~11月龄新生儿和30例非缺铁性贫血6~11月龄新生儿的血清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运用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法分析两组血清的代谢物差异,根据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法变量重要度值(variable importance projection, VIP)>1筛选差异代谢物,使用KEGG数据库对差异物进行相关代谢通路分析。结果 缺铁性贫血组与非缺铁性贫血组血清代谢谱具有差异,44个潜在生物标志物主要为脂质,结合通路分析,差异代谢物相关的代谢途径包括甘油磷脂代谢与鞘脂代谢。结论 婴幼儿非缺铁性贫血与缺铁性贫血组在脂质代谢物存在差异,提示缺铁性贫血的发生和进展与脂质的代谢有关。

  • 出版日期2023
  • 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