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前循环与后循环缺血性卒中:危险因素、病因学、影像学特征和远期转归比较

作者:朱双根; 陈红兵*; 唐舒锦; 尚文锦; 张爱武; 朱武生
来源: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17, 25(12): 1057-1065.
DOI:10.3760/cma.j.issn.1673-4165.2017.12.001

摘要

目的探讨青年前循环和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之间危险因素、影像学特征、病因和长期转归的差异。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青年(18~45岁)缺血性卒中患者, 分为前循环组和后循环组。对患者进行长期规律随访, 终点事件包括卒中、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结果共纳入289例患者, 男性220例(76.1%), 平均年龄(38.0±6.5)岁, 前循环组213例(73.7%), 后循环组76例(26.3%)。在危险因素方面, 心脏瓣膜病在前循环组多见(6.6%对0.0%;Fisher精确检验, P=0.025), 而高血压(51.3%对36.6%;χ2=5.021, P=0.025)和前驱感染(6.6%对1.4%;Fisher精确检验, P=0.018)在后循环组更多见。在卒中病因方面, 大动脉粥样硬化在前循环组更多见(32.4%对13.2%;χ2=10.435, P=0.001), 而小血管闭塞(26.3%对15.5%;χ2=4.381, P=0.036)和动脉夹层分离(19.7%对9.9%;χ2=5.012, P=0.025)在后循环组更多见。前循环和后循环组的5年累积终点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2%和18.5%;时序检验P=0.614)。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 在校正年龄和性别后, 后循环组患者终点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包括高胆固醇血症(风险比3.622, 95%可信区间1.216~17.766;P=0.030)、陈旧性梗死(风险比6.045, 95%可信区间1.602~29.580;P=0.016)和心源性栓塞(风险比8.256, 95%可信区间1.398~27.302;P=0.029)。结论中国青年前循环与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之间的危险因素、病因和长期转归的影响因素存在明显差异, 提示对这两类患者应采取不同的诊治策略。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