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发达,带来了学术繁荣、百家争鸣的景象。秦汉一统社会的出现,使官学重新发展起来,私学受到限制乃至严禁,学术思想的研究出现一家独尊的局面。法家、道家和儒家成为不同时期官方的主导学说。私学重视"争鸣""异趣以为高";官学更多关注社会治理和经世致用,以解决现实问题,其与私学的冲突有一定的必然性。官学的独尊,促进了国家教育体制的完善,扩大了士人阶层。学术研究与王朝统治的紧密结合,也成为加强皇权和吏治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