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了解青年学生男男性行为人群(male students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中HIV阳性与阴性者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相关知识与行为上的差异,为针对该人群制定艾滋病防控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于2017年4月—2018年3月,在哈尔滨、天津、西安、重庆4个城市,采用滚雪球抽样和受试者推荐的混合抽样方法,对HIV感染青年学生社交圈(其中既包含HIV阳性者也包含HIV阴性者)中的MSM进行横断面调查,使用卡方检验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HIV阳性与阴性者在艾滋病相关知识与行为上的差异。结果:共获得问卷583份,其中有效问卷548份,有效率94.0%。接受教育为大专及以下(P=0.002)、月消费水平在2 000元以下(P=0.021)、主要居住地为校外(P=0.004)与HIV检测阳性间存在关联。在任何学段接受艾滋病预防教育都是HIV感染的保护因素[小学OR=0.203 (0.073~0.561),初中OR=0.287 (0.142~0.581),高中OR=0.271(0.142~0.518),大学OR=0.322(0.168~0.616)]。HIV阳性与阴性者对"国八条"(P=0.907)和"青八条"(P=0.782)的认知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知晓率均约在90%,对某些具体知识的需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艾滋病防治政策"P=0.012,"识别并预防高危性行为的方法"P <0.001)。HIV阳性者首次性行为年龄较小(P=0.006),早期性伴较多(P <0.001)且安全套使用情况较差(P <0.001),但两者后期性伴数量(P=0.247)和安全套使用情况(对固定性伴P=0.735,对临时性伴P=0.76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与HIV感染导致其性行为特征改变有关(对固定性伴P <0.001,对临时性伴P=0.006)。结论:青年学生MSM中HIV阳性与阴性者在"国八条"和"青八条"的掌握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均低于国家要求的95%,但在知识需求上体现出了一定特异性;两者近期性行为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HIV阳性者在早期性行为活动中更容易发生高危性行为,提示应该继续加强性教育和艾滋病预防教育,并将关口前移,有针对性地调整教育内容,尽早预防青年学生MSM发生高危性行为。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