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聚糖/小干扰RNA溶液对大鼠原代心肌细胞转染方法学的研究

作者:马晓彬; 吴岳恒; 陈景; 林吉进*
来源: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21, 27(02): 201-208.
DOI:10.3969/j.issn.1007-9688.2021.02.17

摘要

目的探讨壳聚糖(chitosan,CS)/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溶液对大鼠原代心肌细胞转染的优化条件。方法应用粒度仪检测氮磷比70∶1 CS/NC-siRNA的粒径分布和Zeta电位;实验分为12 h孵育组和24 h孵育组,各组分别与7个不同浓度的CS/NC-siRNA孵育(分别为0、4×10-3、8×10-3、12×10-3、16×10-3、20×10-3、24×10-3mg/mL),应用CCK8法检测孵育后各组心肌细胞的活性;选择12 h孵育组,分别应用活细胞成像系统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CS/cy5-NC-siRNA转染效率。结果氮磷比70∶1 CS/NC-siRNA纳米颗粒粒径为370.50 nm,Zeta电位为28.17 mV。12 h孵育组中0 mg/mL组细胞活性与其他浓度组相比,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24 h孵育组中0 mg/mL组细胞活性高于其他浓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 h孵育组中各个浓度组(除外0 mg/mL组)的细胞活性明显比24 h孵育组中对应浓度组的细胞活性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活细胞成像系统检测表明,各浓度组于转染24 h后转染效率均高于对应浓度组于转染12 h的转染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20×10-3mg/mL组于转染24 h后转染效率与其他浓度组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24×10-3mg/mL组于转染48 h后转染效率与20×10-3mg/mL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明显高于其他浓度组(P<0.0001)。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表明,20×10-3mg/mL组和24×10-3mg/mL组于转染24 h后能充分转染心肌细胞,且两者转染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氮磷比为70∶1的CS/siRNA适合于转染原代心肌细胞,CS/siRNA溶液与原代心肌细胞12 h的孵育可以提高转染效率同时可以减少细胞毒性,浓度为20×10-3mg/mL和24×10-3mg/mL的CS/siRNA溶液转染效率优于本实验其他浓度CS/siRNA溶液。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