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变剪接与肿瘤

作者:刘源; 张红河; 徐恩萍
来源:中华病理学杂志, 2017, 46(08): 585-589.
DOI:10.3760/cma.j.issn.0529-5807.2017.08.017

摘要

<正>可变剪接, 又称选择性剪接(alternative splicing), 1978年Gilbert[1]在对Adenovirus hexon基因的研究中发现并提出可变剪接现象, 他认为一个基因的不同编码区可以拼接在一起被剪接下来, 产生功能不同的mRNA。20世纪80年代初, 人们在哺乳动物编码荷尔蒙降血钙素的基因中发现可变剪接现象[2], 在编码免疫球蛋白的基因中也发现了可变剪接[3]。此后,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