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与嵇康文学形象的生成

作者:熊明
来源:贵州社会科学, 2021, (07): 101-110.
DOI:10.13713/j.cnki.cssci.2021.07.014

摘要

嵇康是魏晋名士的代表,其人生经历与被杀的悲剧结局,引来当时和后世无数的论议,也成为文学中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嵇康被杀之后,随着各种著述对嵇康言动的零星记录和传记的撰作,特别是如谢万《八贤论》、袁宏《名士传》、戴逵《竹林七贤论》等名士类传的传录,嵇喜《嵇康传》、孙绰《嵇中散传》、佚名《嵇康别传》、顾恺之《嵇康赞》等个人专传的传录,嵇康的名士形象迅速在文学中得以生成。各种传记之外,相继出现的新造嵇康小说故事,按照出现时间的先后,从荀氏《灵鬼志》到刘义庆《幽明录》、到赵道一《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凸现出来的嵇康新形象,也有名士、鬼魂、神仙的变化。概言之,从言动的零星记录到传记的撰作、小说的虚构,数量众多的嵇康遗闻逸事、传记和小说故事,呈现出丰富而多面的嵇康形象,而在嵇康文学形象的生成过程中,琴、弹琴与琴曲《广陵散》始终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事项。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