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探究饲用甜高粱节水丰产的灌溉与施氮栽培模式,采用温室自动称重式蒸渗仪研究了3个灌溉量[灌溉保持土壤水分为田间持水量的30%~50%(I1)、50%~70%(I2)、70%~90%(I3)]和3个施氮模式[常规尿素施氮(以纯N计,下同)200 kg·hm-2(U200)、包膜尿素施氮160 kg·hm-2(CU160)、包膜尿素施氮120 kg·hm-2(CU120)]对饲用甜高粱生长、干物质产量、耗水规律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灌溉量显著促进了饲用甜高粱株高、茎粗的生长和单株总叶面积的增加,与I1相比,I2、I3下株高平均值分别提高了9.5%、15.4%,茎粗分别提高了2.4%、27.6%,单株总叶面积分别提高了32.0%、76.0%。同一施氮模式下,饲用甜高粱茎、叶、地上部整株的鲜质量、干质量及茎叶比均随灌水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大。与I1相比,I2、I3下整株鲜质量平均值分别显著提高了61.7%、187.4%,整株干质量分别显著提高了55.7%、129.8%。施氮模式显著影响茎、叶、地上部整株的鲜质量和干质量。与U200相比,CU160下整株鲜重、干重平均值分别提高了13.9%、22.8%。随着灌溉量的增加,饲用甜高粱单株耗水量及水氮利用效率显著增加。与I1相比,I2、I3下累积耗水量平均值分别显著提高了52.1%、108.4%,干物质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了2.6%、11.3%,氮肥偏生产力分别提高了51.9%、128.3%。施氮模式显著影响水氮利用效率,与U200相比,CU160下干物质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了22.4%,CU160、CU120下氮肥偏生产力分别提高了53.5%、80.0%。因此,适度灌溉并采用缓释肥减施氮素显著促进了甜高粱植株干物质量的积累和水氮利用效率的提升。

  • 出版日期2023
  • 单位草地农业科技学院; 兰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