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研究旨在考察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皱叶狗尾草(Setaria plicata var. plicata)和一串红(Salvia splendens)对镉土壤污染的修复作用及分子机制。本研究应用100 mg/L的镉离子溶液处理三种植物种子,然后用浓度为100 mg/kg的Cd污染土壤培养植物45 d。分别检测植物植物和土壤中的镉离子含量。检测植物根、茎、叶中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以及FC1基因表达量。结果显示,Cd处理后,黑麦草的发芽率(60%)高于皱叶狗尾草(50%)和一串红(50%)。应用Cd污染土壤培养45 d后,与正常土壤培养的植物相比,黑麦草的根干重均显著降低,但茎和叶干重无明显变化;皱叶狗尾草的根、茎、叶干重无明显变化;一串红的根干重显著降低,但茎和叶干重无明显变化;黑麦草的根和叶中Cd含量均显著升高,但茎中Cd含量无明显变化;皱叶狗尾草和一串红的根、茎、叶中Cd含量均显著升高。黑麦草(65.43%)和皱叶狗尾草(67.74%)对土壤中Cd的去除率明显高于一串红(53.64%) (P<0.05);黑麦草的根、茎、叶中MDA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皱叶狗尾草的茎中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而的根和叶中MDA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一串红的根、茎、叶中MDA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然而,三种植物的根、茎、叶中SOD活性均显著升高(P<0.05);三种植物的根、茎、叶中FC1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5)。本研究表明黑麦草和皱叶狗尾草对土壤中Cd的去除率明显高于一串红。在Cd污染的土壤中,三种植物的FC1基因被上调,从而增强了植株对Cd的耐受性。

  • 出版日期2023
  • 单位运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