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酸性磷酸酶体外诱导结肠癌特异性CILs的研究

作者:王毅; 王研; 赵宏宇; 周余来; 原田守; 山田亮; 伊东恭悟
来源:解放军医学杂志, 2008, 33(8): 970-973.
DOI:10.3321/j.issn:0577-7402.2008.08.016

摘要

目的 探讨前列腺酸性磷酸酶(PAP)是否可以诱导结肠癌患者的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产生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s).方法 利用负载有PAP213-221(LYCESVHNF)多肽、Flu多肽(阳性对照)、EBV多肽(阳性对照)、HIV多肽(阴性对照)的CIR-A2402细胞与结肠癌患者(5例)及健康人(8例)的HLA-A24+PBMCs在体外进行CTLs诱导,ELISA法检测PAP多肽特异性IFN-γ的分泌水平,51Cr释放法测定CTLs的细胞毒活性.结果 3例结肠癌患者和1例健康人的PBMCs与负载有PAP213-221多肽的CIR-A2402细胞孵育后所分泌的IFN-γ,显著高于与负载有HW多肽的C1R-A2402细胞孵育后分泌的INF-γ水平(P<0.05),说明本实验诱导出了PAP多肽特异性的CTLs.与对PAP-/HLA-A24+淋巴母细胞的杀伤率比较,这种CTLs对PAP+/HLA-A24+的结肠癌细胞colo 320的杀伤率显著增高,而对PAP+/HLA-A24-的结肠癌细胞colo 205的杀伤率无显著增加.而且这种CTLs的细胞毒活性可以被抗CD8和抗HLA class Ⅰ的抗体所封闭,说明其细胞毒活性依赖于CD8+的T淋巴细胞.结论 PAP可能成为结肠癌特异性免疫治疗的新靶点.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