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一五千年中华文明之光中,我们看到了最闪亮的一点、最耀眼的一环——"和",就是我们每每提及的"和谐"。儒家创始人孔子曰"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道家始祖老子谓"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管子》指出:"畜之以道,则民和;养之以德,则民合。和合故能习"。墨子以为"和"是处理人与社会关系的根本原理,故"离散不能相和合"。《易传》讲"保合太和,乃利贞"。就连佛陀也借《杂阿含经》说:"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认为整个人生和宇宙的一切现象都是因缘和合而成。中华自有"古国"以来,"和"字一以贯之,维系千年文明;"和

  • 出版日期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