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W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及结石嵌顿对其影响的比较

作者:**; 王晨曦; 王国民; 郭剑明
来源: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15, 30(08): 723-725.
DOI:10.13201/j.issn.1001-1420.2015.08.015

摘要

目的:分析ESWL治疗1 066例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影响因素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4月2013年4月ESWL治疗的1 066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男686例,女380例,年龄1877岁,平均42.5岁。结石位于左侧512例,右侧554例,结石大小3mm×4mm20mm×25mm,平均7.2mm×12.5mm。全部患者分为两组,A组(结石嵌顿组):发现结石停留时间>2个月,且患侧均有不同程度的积水;B组(结石非嵌顿组):发现结石停留时间≤2个月,且患侧均未见积水。所有患者均为首次行ESWL治疗。随访3个月,并观察结石碎石率、净石率及并发症。结果:A组330例,结石碎裂者309例,碎石率为93.6%(309/330);B组736例,结石碎裂者708例,碎石率为96.2%(708/736),两组碎石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A组结石排净者190例,净石率为57.6%;B组结石排净者556例,净石率为75.5%,两组净石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重复治疗率75.7%,ESWL次数共758次,平均2.3次;B组重复治疗率38.7%,ESWL次数1 183次,平均1.6次,两组重复治疗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出现石街8例,严重血尿3例,感染4例;B组治疗后出现石街13例,严重血尿6例,感染5例,两组石街、治疗后感染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血尿发生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尿管上段结石是否发生嵌顿与ESWL疗效有关,临床上对结石嵌顿患者的ESWL临床疗效应充分预估。

  • 出版日期2015
  • 单位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