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病理类型、TNM分期、转移/复发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双源CT灌注参数的差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郑州中心医院收治的78例NSCLC患者的双源CT灌注成像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双源CT灌注扫描,采集图像后进行数据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t检验比较不同类型NSCLC患者双源CT灌注参数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双源CT灌注参数联合对NSCLC患者病理特征的预测价值。结果 肺腺癌患者碘基值(IC)、标准化碘基值(NIC)、血流量(BF)、血容量(BV)、主动脉强化峰值(PEI)均高于肺鳞癌和腺鳞癌患者,肺鳞癌患者IC、NIC、BF、BV、PEI均高于腺鳞癌患者(P<0.05)。中央型肺癌NSCLC患者IC、NIC、BF、BV、PEI均高于周围型肺癌患者(P<0.05)。淋巴结转移NSCLC患者IC、NIC、BF、BV、PEI均低于未发生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随着分化程度增高,NSCLC患者IC、NIC、BF、BV、PEI逐渐升高(P<0.05)。TNM分期低分期NSCLC患者IC、NIC、BF、BV、PEI高于高分期患者,平均通过时间(MTT)低于高分期患者(P<0.05)。术后转移/复发NSCLC患者IC、NIC、BF、BV、PEI低于未转移/复发者,MTT高于未转移/复发者(P<0.05)。双源CT灌注参数联合预测NSCLC患者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TNM分期、术后转移/复发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5、0.925、0.766、0.833、0.861。结论 NSCLC患者不同病理类型、TNM分期、转移/复发之间双源CT灌注参数存在明显差异,多种双源CT灌注参数联合对NSCLC患者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TNM分期、术后转移/复发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利于指导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估。

  • 出版日期2023
  • 单位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 郑州大学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