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建构数学模型的一般路径为:提出问题—建立模型—运用模型—反思总结。当前,"假建模"的现象屡见不鲜。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建立模型阶段所实施的路径不够合理。一是建模活动始终"停留在低层次的、工匠式的操作上",未能及时用抽象的数学语言揭示出数学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学生学得"云里雾里",只能仍旧跟着感觉走;二是建模活动过于跳跃、快速,直接由个别的学具操作"直达"抽象的结论,由于缺少了逐

  • 出版日期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