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伏立康唑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过程中发生肝毒性的因素。方法采用HPLC测定伏立康唑谷浓度(ρmin),采用CTCAE标准评价患者使用伏立康唑后是否发生肝毒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和分类回归树(CART)探讨影响肝毒性的因素。结果本试验中共监测了144例患者的328个7血样,其中18例患者出现了肝毒性,伏立康唑在发生肝毒性患者中的ρmin显著高于未出现肝毒性患者的ρmin[(3.49±2.31)μg·m L-1vs(1.96±1.48)μg·m L-1,P<0.05]。伏立康唑在不同年龄、性别、CYP2C19基因表型患者中的肝毒性发生率无显著差异。但CART结果表明,伏立康唑ρmin≤2.89μg·m L-1的女性患者、伏立康唑ρmin>2.89μg·m L-1的慢代谢患者及伏立康唑ρmin>2.89μg·m L-1合并使用CYP2C19抑制剂的非慢代谢患者易出现肝毒性。结论在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中对伏立康唑ρmin和肝功进行监测,有利于提高伏立康唑治疗的安全性。

  • 出版日期2018
  • 单位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