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在哲学社会科学的恢复与重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双重特征等因素共同作用下,作为整体的马克思主义,尤其是强调阶级分析法的马克思主义在青年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相对弱化,它使得青年研究中的马克思主义一直"在场"的同时也不断疏离。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中蕴含的日常生活批判思想和再生产理论却逐渐为人所重视。近年来,党和政府明确提出要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思想,在这种语境下,在青年研究中讨论"马克思归来"问题,不仅意味着重新激活作为历史遗产的马克思主义中的丰富思想资源,更要在青年本位思想的指导下提高理论自觉,以专业化的研究态度构建中国特色的青年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