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thyroidcarcinoma,PTC)组织学变型的临床意义,明确PTC颈淋巴转移微生态系统(microecosystems)中各重要组成部分在肿瘤转移过程中的作用,并评价PET-CT在甲状腺癌分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从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存档病例中选取有完整病历记录和追踪观察的PTC病例505例,按WHO最新甲状腺肿瘤的组织学分类标准重新分型,结合病例的临床特征,研究各组织学变型的生存率及颈淋巴转移情况。针对PTC淋巴转移高发的特性,利用组织芯片及免疫组化技术对PTC颈淋巴转移微生态系统中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多因素研究分析,其中包括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matrix,ECM)、蛋白水解酶、细胞黏附分子(celladhesionmolecular,CAM)、生长因子及细胞因子多方面指标。此外,研究中将PET-CT显像技术应用于1组甲状腺癌患者的对照总结。结果为便于临床应用,按照颈淋巴转移发生率的高低差异可将所有变型分为高转移变型组(高细胞型、弥漫滤泡型、柱状细胞型、弥漫硬化型)、中转移变型组(滤泡型、嗜酸性细胞型、实体状变型、筋膜炎样型、透明细胞型、典型PTC)和低转移变型组(大滤泡型、乳头状微癌),3组的颈淋巴转移率分别为83·0%,55·5%及34·1%,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资料完整的248例统计,3组10年生存率分别为75·3%、95·8%、100·0%,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年生存率分别为31·2%、80·3%、87·5%,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研究显示ECM、蛋白水解酶、CAM、生长因子及细胞因子各指标在转移灶中阳性率为51·6%(整合素-β1)~98·3%(组织蛋白酶D)。在原发灶中阳性率为46·7%(纤维粘连蛋白)~98·3%(细胞间黏附分子),其中E-钙黏蛋白(83·3%)明显低于正常组织细胞(P<0·05);其余指标皆明显高于正常组织细胞(P<0·05)。PET-CT结果显示,其对原发灶检查灵敏度100%,特异性85·7%。结论不同组织学变型的PTC侵袭转移能力及预后存在较大差异,危险分层并细化外科处理原则。基础研究显示ECM、蛋白水解酶、CAM、生长因子及细胞因子共同参与了PTC肿瘤细胞的转移,部分指标可作为今后PTC研究的重点。此外,PET-CT对原发、转移及复发甲状腺癌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对临床一次性完善分期并明确治疗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