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汞(Hg)及其衍生物作为危险的环境污染物,其生物毒性、生物累积和放大作用对水生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风险。沉积物柱芯可为湖泊历史污染过程提供重要信息,追溯人类活动或自然条件变化的影响。本研究以浅水富营养化湖泊——巢湖为例,解析巢湖沉积物中汞的百年历史变化及其受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巢湖汞的沉积经历了3个阶段(20世纪60年代前、20世纪60—80年代和20世纪80年代后)。20世纪60年代前,沉积物柱芯汞含量的变化趋势不显著,且东、西湖区无空间差异;20世纪60—80年代,沉积物汞的浓度逐渐升高,西湖区的汞浓度高于东湖区,主要与西湖区受人为污染较重有关;通过分析沉积物汞与重金属(铁、钴、铬、铜、锰、铅、锌)、碳氮稳定同位素(δ13C和δ15N)、营养物质、粒度和气象因子的关系,揭示了人类活动、水动力条件和气候变化对巢湖汞沉积的影响,发现20世纪60年代以后沉积物剖面的汞浓度明显升高,主要是由于水动力条件变化和流域经济快速发展导致了人为源汞输入的增长。此外,温度、风速和蒸发量对汞的环境行为和归趋产生交互复杂影响。

  • 出版日期2019
  • 单位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