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塘雀莫错始新世石英二长岩的年代学、地球化学与岩石成因

作者:曾纪鹏; 王强; 欧权; 齐玥; 郝露露; 孙鹏; 王军; 陈怡伟
来源: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18, 42(01): 150-162.
DOI:10.16539/j.ddgzyckx.2018.01.010

摘要

正长岩以及富碱的石英二长岩常常被认为起源于富集地幔的熔融。本文报道了起源于增厚陆壳熔融的石英二长岩。雀莫错岩体是分布在羌塘北部(青藏高原中部)的雀莫错(湖)东北部雀莫山上的一个侵入体,前人认为其由正长斑岩组成,形成时代不确定(4523 Ma)。近期,我们对该侵入体进行了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岩石学、地球化学以及年代学研究。雀莫错侵入岩主要由石英二长岩组成,激光锆石U-Pb测年显示,该岩体的侵位时代为始新世(41.71±0.29 Ma),与区域上大面积始新世火山岩同期。雀莫错侵入岩高硅(SiO2=65.12%66.71%)、富碱(Na2O+K2O=9.08%9.71%)、富钾(K2O=5.50%5.92%)和高铝(Al2O3>14.79%),同时高Sr(18742001μg/g),亏损重稀土Yb(1.241.34μg/g)和Y(14.415.7μg/g),高Sr/Y(124136)和La/Yb(6774)比值,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s),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s),具有不明显的Eu负异常、Sr正异常和略高的Mg#(4756),与区域上大面积的同期埃达克质火山岩类似。岩石具有非常均一的(87Sr/86Sr)i同位素比值(0.7069)和εNd(t)值(-2.6-2.8)。结合区域地质、岩石和构造资料,认为雀莫错侵入岩形成于印度-欧亚大陆汇聚诱发的高原中部挤压阶段:挤压导致陆内俯冲,俯冲地壳发生部分熔融,岩浆在上升的过程中与地幔橄榄岩发生小规模反应,然后岩浆上升侵位形成了该区侵入岩。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