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地区两起流行性出血热实验室检测和溯源调查

作者:王信惠; 雒涛; 买合木提·阿吾提; 芜为; 王希江; 张振东; 李冰; 王蒴; 王效俊; 李兆虎; 赵国玉; 李博; 古丽阿依·包开西*
来源:疾病预防控制通报, 2022, 37(02): 27-68.
DOI:10.13215/j.cnki.jbyfkztb.2201020

摘要

目的 查明新疆喀什地区两起(莎车县、叶城县各一起)不明原因疑似出血热是否为流行性出血热汉坦病毒感染及其感染方式。方法 现场调查患者居住场所环境及饮食卫生,在患者居住场所及周边环境捕鼠并采集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实时荧光定量PCR试验检测标本。结果 莎车县和叶城县各一例疑似流行性出血热患者血清汉坦病毒IgM抗体均呈阳性,其中莎车县病例抗体滴度1∶6 400,叶城县抗体滴度1∶12 800;疑似流行性出血热汉坦病毒特异核酸检测,其中莎车县阴性,叶城县阳性(FAM通道Ct值阴性,HEX通道Ct值36.809);患者居住场所及周边环境共捕获啮齿动物小家鼠4只、褐家鼠24只,其中小家鼠流行性出血热汉坦病毒特异核酸检测均阴性,褐家鼠阳性6份、阳性率25.00%。结论 喀什地区两起疑似出血热均为流行性出血热汉坦病毒(汉城型)感染,感染方式为通过食用被褐家鼠粪便、尿液污染的食物后经消化道感染流行性出血热汉坦病毒(汉城型)。

  • 出版日期2022
  • 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