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利尿剂对胎儿具有致畸性, 故孕期不使用, 而产后高血压患者使用亦较少。2023年发表于《美国妇产科杂志》的一项研究[1]评估了在需要药物治疗的产后高血压患者中, 与硝苯地平相比, 口服氢氯噻嗪和赖诺普利联合治疗是否产生了更好的短期血压控制效果。鉴于产后应用氢氯噻嗪和赖诺普利联合治疗的数据有限, 故计划进行一项纳入70例患者的探索性试验。2021年10月至2022年6月, 研究者纳入了患有慢性高血压或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产妇, 随机分配至接受氢氯噻嗪和赖诺普利联合治疗组或硝苯地平治疗组。通过诊断(慢性高血压与妊娠高血压疾病)对受试者进行分层。主要结局是分娩后第7~10天或再次入院时使用家用血压监测仪测定的2级高血压(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 1 mmHg=0.133 kPa)。次要结局包括严重的孕产妇发病率(以下任何一种:入住重症监护病房, 溶血、肝酶升高、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子痫, 中风, 心肌病或死亡)、随机分组后静脉用药需求、住院时间、首次门诊就诊时血压、用药依从性和不良事件。

  • 出版日期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