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传统翻译注重作者和原著,而译者作为翻译活动的中心常被忽略。随着翻译的多元化发展,译者主体性研究逐渐成为热点。乔治·斯坦纳从阐释学的观点提出翻译分为信赖、侵入、吸收和补偿四个步骤。本文以翻译四步骤为基础,以张培基先生英译《想北平》为例,探讨译者主体性在翻译过程中的发挥,旨在为译者主体性的研究提供更多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