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937年8月,粤汉广九两铁路在耽搁二十余年后得以接轨,战略物资终于能够通过"香港通道"进入内地,支援抗战。然而,以往英国为其远东利益积极谋求两路接轨,被广东民众视为包藏祸心之举;地方当局藉民意之反对,垄断路政,中央政府为此与之争持。随着日本侵华步伐的加紧,两路接轨以利备战日益紧迫,但地方反对之声依旧不绝,中英两国在几近"瞒天过海"下完成接轨事宜,折射出古老国度在民族生死存亡之际背负沉重历史包袱实现蜕变的艰难历程。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