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民初小说家由爱情人发展为爱国家的情感设想,在叙述中未能得到实现。从文本呈现的情感体验来看,情感主体越出了社会秩序和伦理规范,陷于无法把控的境地;强烈的情感总是将他们引向悲情的处境,并导致了对情感的恐惧;在幻灭与漂泊中,情感最终被演绎为人性的原质,如同塞壬的歌声,是人类极度渴望却又不得不抵抗的诱惑。而正是情感设想和叙述实践的悖谬,提升了情感在民初小说中的独立价值,达成了启蒙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