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亚型抑郁障碍患者认知功能损伤的差异,以及各亚型患者认知功能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其前体(pro-BDNF)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的151例首发重性抑郁障碍(MDD)患者,以及在社区同期招募的4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亚型分类标准将首发MDD患者分为焦虑/躯体型抑郁障碍(ASD)组78例、忧郁/动力不足型抑郁障碍(MPD)组53例、非典型抑郁障碍(ATD)组20例。比较4组受试者的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分、重复性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BANS)评分、BDNF和pro-BDNF水平。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3个亚型RBANS评分与BDNF、pro-BDNF的相关性。结果 ASD组、MPD组的受教育年限低于对照组[(12.49±4.05)年、(13.19±3.21)年比(14.85±2.65)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SD组、MPD、ATD组的HAMD-17总分高于对照组[(21.88±3.79)分、(19.87±3.22)分、(18.60±2.35)分比(2.03±2.3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PD组、ATD组的HAMD-17总分低于AS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SD组、MPD组及ATD组的BDNF水平高于对照组[0.5(0.3,8.5)pg/ml、0.6(0.3,39.9)pg/ml、18.8(0.5,61.1)pg/ml比0.3(0.2,0.5)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受试者的RBANS量表分和即刻记忆、言语功能、注意力、延时记忆因子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SD组的BDNF与即刻记忆因子评分呈负相关(r=-0.238,P<0.05),MPD组的pro-BDNF与视觉广度因子评分呈正相关(r=0.314,P<0.05)。结论 不同亚型抑郁障碍患者与健康人群在认知功能和BDNF水平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且不同亚型抑郁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损伤与BDNF和pro-BDNF存在相关性。

  • 出版日期2023
  • 单位基础医学院; 第一临床医学院;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 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