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袭性与非侵袭性软组织肿瘤临床及MRI影像表现分析

作者:黄文晓; 龚莉雅; 罗振东; 吴子琪; 黄伟康; 雷正贤; 文戈*
来源:临床放射学杂志, 2023, 42(12): 1972-1977.
DOI:10.13437/j.cnki.jcr.2023.12.020

摘要

目的 探讨侵袭性与非侵袭性软组织占位临床特点与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影像表现的相关性,以期提高定性诊断准确率,尽早制订个性化治疗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16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软组织病变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影像表现,其中侵袭性肿瘤包括恶性51例、中间性(局部侵袭性)30例,非侵袭性肿瘤即良性肿瘤79例,共纳入分析指标8项,包括发生部位、年龄、边界、瘤周水肿、囊变/黏液样变/坏死、T2信号特点、强化特点及肿瘤最大径,除了发生部位,余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侵袭性与非侵袭性的肿瘤最大径、年龄、边界、瘤周水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变量中上述4项影响因素曲线下面积(AUC)从大到小依次是肿瘤最大径(AUC=0.788)>瘤周水肿(AUC=0.718)>边界(AUC=0.649)>年龄(AUC=0.629),其中肿瘤最大径价值最大,临界值为5.2 cm,大于临界值,提示恶性可能性大。结论 肿瘤最大径、瘤周水肿、边界、年龄在软组织肿瘤侵袭性与非侵袭性鉴别中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结合DWI及ADC等其他序列信息、临床病史、肿块活动度等,综合评估为鉴别侵袭性与非侵袭性肿瘤以及临床诊治提供了可靠依据。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