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智"在儒家心目中是一种理想人格,位列三达德。与西方将"智"等同于"辩论"和"客观知识"不同,传统儒家将"智"界定在为人处世的大学问、大智慧之中。在中国古代,智被界定为:"智即知,(智者)即无所不知的人。"由于智与知之间存在同一性,所以在大多数中国古代的哲学和宗教文献中,"智"常常被写作"知"。这说明在远古中国人的头脑中,智起初是从知发展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