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中国音乐自三黄五帝时期就形成了诗、乐、舞三位一体的局面,黄帝时期的《云门大卷》不仅有崇拜天神的功能,也是华夏先民们的精神图腾,还体现了先民的情感表达和娱乐境界。这是音乐给予人格培养的重大责任。孔子在确定"六艺"时,把"乐"排在第二位,就是体现音乐的社会功能,达到为"礼"服务的目的。成功的音乐教育不是创造出一鸣惊人的物质财富,而是"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功用。新时代的音乐教育有着观念的不断转变、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教育技术与手段的不断创新等客观现象,教育者需要以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