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便秘是常见的胃肠功能障碍所引起的临床症状,表现为持续排便困难、排便不尽感或排便次数减少[1],顽固性便秘是指一种长期的、慢性功能性便秘,经一般药物及非手术治疗很难奏效,多见于老年人[2]。最近有关循证医学研究中报道,全球便秘患者约为0.7%~7.9%[3],而中国的发病率约为3%~11%[4],随着生活饮食的改变,顽固型便秘逐渐成为困扰人们生活的一大难题。文章通过探讨“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理论,认为顽固性便秘之病机包括“虚实”两面,以虚为主,包括气血阴阳之不足;以实为标,包括热、燥、瘀、结之侧重;并针对病机提出“清、补、润、推”相结合的治法,针对便秘情况使用“降浊、化源、顺性、升清”的方法,使人体气机恢复正常,中气得复,脾胃健运,升降得宜,肠道得以滋润濡养,胃肠动力得以补充,肠中瘀结燥屎得以顺畅而下。通过探讨此条文以期为顽固性便秘的临床辨治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