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通径分析下烟草黑胫病发病程度与土壤环境间的关系研究

作者:白茂军; 范成平*; 田玉琴; 昝建朋; 董延鑫; 杨索; 王莹; 陈汶; 杨小龙; 高正锋; 李梦; 徐丝
来源:江西农业学报, 2023, 35(02): 101-109.
DOI:10.19386/j.cnki.jxnyxb.2023.02.016

摘要

为探究烟草黑胫病不同发病程度与土壤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收集了烟草黑胫病不同发病程度的根际土壤,测定了土壤理化指标、酶活性和根际酚酸类物质,再采用逐步回归、通径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根际土壤环境因子变化差异,结果表明:(1)随着病级的增加,在黄壤土中,发病土壤的pH值、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铵态氮、速效磷、硝态氮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均显著低于未发病土壤的;在水稻土中,发病土壤的全磷、全氮、硝态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显著高于未发病土壤的。(2)在黄壤土中,黑胫病发病程度与土壤有机质、全氮、硝态氮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57、0.733、0.864;在水稻土中,黑胫病发病程度与土壤硝态氮含量、有效磷含量过氧化氢酶活性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相关系数分别为0.877、0.677、0.800。(3)经逐步回归分析与通径分析发现,在黄壤土中对黑胫病发病程度的影响为硝态氮含量>过氧化氢酶活性>水杨酸含量>全钾含量,在水稻土中的为硝态氮含量>酸性磷酸酶活性>全氮含量。综上,影响烟草黑胫病严重发生的主要土壤因子在黄壤土中是硝态氮含量、过氧化氢酶活性,在水稻土中为硝态氮含量和酸性磷酸酶活性。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