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年来,电影中的留守儿童形象,作为现实生活中社会问题的反映,逐渐出现在银幕之上。新世纪以来,对于留守儿童影像的解读,已不再是学术研究中的“盲点”,但多数却流于人物形象分析表层,缺乏对导演价值取向的深层探讨。因而,本文选择聚焦以留守儿童影像为核心的叙事活动,以空间建构作为探寻其生成过程中的关键因素,试图探究因创作主体过分介入,导致不同导演在塑造留守儿童形象实践中出现的群体性错位/失真现象的内在动因,警示并呼唤公正、客观的价值评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