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前列腺突入膀胱程度(IPP)对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应用α-受体阻滞剂治疗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2015年10月接受α-受体阻滞剂治疗的168例前列腺突入膀胱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IPP程度将患者分为IPP显著组(IPP>5 mm)63例,IPP非显著组(IPP≤5 mm)105例,研究比较两组BPH患者应用α-受体阻滞剂前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PVR)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年龄,应用α-受体阻滞剂前IPSS、QOL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42、1.893、0.431,P>0.05),IPP显著组Qmax指标低于IPP非显著组,PVR指标高于IPP非显著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87、2.183,P<0.05)。两组应用α-受体阻滞剂2个月后,IPP显著组IPSS前后改变值、QOL前后改变值均低于IPP非显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99、5.116,P<0.05);Qmax和PVR改变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19、0.852,P>0.05)。结论 IPP可作为预测α-受体阻滞剂治疗BPH后IPSS、QOL变化的一个指标,为α-受体阻滞剂治疗BPH的临床效果评估提供参考。

  • 出版日期2016
  • 单位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