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调节定向理论认为个体有趋近和回避两种动机取向,每种动机取向结构包括动作、情绪等成分。趋近或回避取向的动作与情绪如何共同作用于创造力少有人研究。本研究结合调节定向理论探究了趋近、回避性动作与情绪二者对创造力的联合影响。实验分别采用弯曲手臂、伸直手臂操作趋近性和回避性动作,采用观看视频方式诱发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通过非常规用途任务测量个体的创造力。实验采用2×2被试间设计,115名在校大学生参加了实验。结果表明:手臂动作与情绪对创造力的交互作用显著。即,当二者的趋近回避属性不一致时,个体在创造力任务上的新颖性、流畅性和灵活性三个维度得分更高。具体表现为:趋近动作与消极情绪二者作用下的流畅性、新颖性和灵活性得分显著高于趋近动作与积极情绪条件下的得分,且回避动作与积极情绪二者作用下的流畅性得分显著高于回避动作与消极情绪条件下的得分。由于趋近动作与积极情绪同属于趋近系统,回避动作与消极情绪同属于回避系统,故趋近动作与消极情绪处于不相容的条件下,而回避动作与积极情绪处于不相容的条件下。简言之,本实验发现当手臂动作与情绪处于不相容条件时,发散性思维的表现更好,补充了对个体在冲突的认知状态下创造力表现更好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