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清代雁门冯氏作为重要的文化世家,其家风主要有修身自律、孝友爱亲、忠君爱国、诗书继世等方面,该家族的诗学"家法"就是由此文化土壤中生长起来的;而冯如京的诗歌创作和相关理论则有为家族诗学"立法"的意义:其诗作以国家之念和桑梓之情为重要主题,根柢性情而纬以时事,且以陶、杜为诗学楷模。这种家法得到了家族后人的广泛认同和长期延续。不过,后人在继承冯如京的同时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如酬唱诗、题画诗的大量出现,由尊崇陶杜转而崇尚苏黄,以及诗歌的学问化倾向等,皆带有明显的宋诗化色彩,这种变化与京城文学圈的影响有很大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