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华中地区采集不同侵蚀程度(轻度、中度、严重)的红壤,利用干湿筛法获得不同粒径的水稳性团聚体(>0.25 mm)。通过测定不同粒径水稳性团聚体(>0.25 mm)的腐殖酸组分(胡敏酸和富里酸)碳量,以及向不同侵蚀程度的各粒径团聚体(>0.25 mm)中添加不同浓度(0.06、0.6 g L-1)的胡敏酸,分析侵蚀红壤腐殖酸组分特点及其对水稳性团聚体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侵蚀程度的增加,供试红壤和水稳性团聚体(>0.25 mm)的腐殖酸组分含量减少;轻度和中度侵蚀红壤中,大粒径(>4和24 mm)水稳性团聚体的胡敏酸碳量较小粒径(12、0.51和0.250.5 mm)的高;同种侵蚀程度下,除严重侵蚀红壤中24 mm团聚体的富里酸碳量与12 mm团聚体中的有显著差异外,不同粒径团聚体中富里酸碳量差别不大。3种侵蚀程度红壤的胡富比总体上小于1,其中中度侵蚀红壤和各粒径水稳性团聚体的胡富比均大于其他两种侵蚀程度的。腐殖酸组分与水稳性团聚体(>0.25 mm)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胡敏酸碳量的相关系数最大(r=0.85**,n=19)。添加不同浓度(0.06和0.6 g L-1)胡敏酸后,3种侵蚀程度红壤各粒径水稳性团聚体(>0.25 mm)的含量均增加,且小粒径团聚体(12、0.51和0.250.5 mm)的增加量要高于大团聚体(24、>4 mm)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