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前间隙病变的诊断及手术治疗

作者:申虹; 魏伯俊; 彭振兴
来源: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6, 51(06): 451-453.
DOI:10.3760/cma.j.issn.1673-0860.2016.06.010

摘要

目的总结气管前间隙病变的病理类型,临床表现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1999年至2014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11例存在气管前间隙占位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表现,临床特点及治疗经过。其中,男3例,女8例,年龄3261岁,平均年龄43岁。除体格检查外尚行B超、CT、核素显像、内镜检查、抽液检查或抽血检查等。所有患者在全麻下行气管前占位性病变切除,术后常规持续负压引流。结果 6例质地较硬包块具有较大的横向活动度,但随吞咽活动轻微。B超和CT均显示气管前间隙内病变边界清晰,与甲状腺有明显组织间隔。病理结果为结节性甲状腺肿6例,甲状旁腺瘤2例,甲状旁腺囊肿、胸腺瘤和淋巴管囊肿各1例。无术后活动性出血、淋巴漏、乳糜漏或喉返神经损伤等并发症。超声随访742个月未见复发,甲状旁腺瘤患者甲状旁腺激素及血钙和尿钙均在正常范围。结论迷走性甲状腺结节性肿大、异位性甲状旁腺瘤和胸腺瘤为气管前间隙的主要原发性病变,手术治疗安全有效。

  • 出版日期2016
  • 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