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脱化"本孕育于儒释道多元思想文化场域之中,自明代以降,经由"夺胎换骨""点铁成金"这类诗学理论作为媒介正式进入诗学领域,成为诗学审美范畴。脱化范畴的审美蕴涵和学理内涵在清代诗学的创作论与批评论中得到了广泛运用和深入挖掘,推动了清代以审美为中心的诗学理论之建构,彰显出迥异于以往的义理特性。清代诗学的脱化意识一方面折射出清代诗学对学问与义理的并举、对实证学风与批判精神的统合,另一方面体现出清代诗学熔铸古今、兼重因革的审美观念与理论形态,在清代诗学场域中形成发展起来的脱化意识集中体现出外缘学术文化因素对诗学理论的渗透以及清代诗学的审美取向和逻辑进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