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切开不同时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的影响

作者:肖金红*; 胡丙兰; 黄忠明; 王旭; 刘海军
来源: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2020, 14(05): 406-410.

摘要

目的探究气管切开不同时机对重型颅脑损伤(HCI)患者肺部感染的影响,为更有效地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遵义医科大学第五附属(珠海)医院收治的1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气管切开的不同时机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于颅脑损伤24 h内(早期)和24 h后(晚期)实施气管切开救治方案,观察两组HCI合并肺部感染者的病原菌构成及感染控制的有效率,比较其疗效及手术前后的肺通气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如肺部感染(33.75%)、皮下气肿(8.75%)、低氧血症(3.75%)、出血(10.00%)、食管气管瘘(6.25%)、气胸(6.25%)等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61.25%、20.00%、13.75%、25.00%、21.25%和16.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13、P <0.001,χ2=4.11、P=0.040,χ2=4.10、P=0.040,χ2=6.23、P=0.010,χ2=7.59、P=0.010,χ2=6.01、P=0.010)。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病原体主要分为革兰阴性菌(60.00%、51/85),以铜绿假单胞菌(25.88%、22/85)为主;革兰阳性菌(34.12%、29/85)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23.53%、20/85)为主;真菌(5.88%、5/85)感染中以白假丝酵母菌(4.71%、4/85)为主。观察组患者HCI合并肺部感染的治疗有效率(77.28%、21/27)显著优于对照组(32.66%、16/49)(χ2=14.18、P<0.001),且其整体的生存率(88.89%、24/27)亦高于对照组(67.36%、33/49)(χ2=4.38、P=0.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中HCI合并肺部感染者PO2[(128.22±11.79)mmHg]和SaO2[(96.55±1.4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01.35±10.27)mmHg和(94.26±1.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37、9.47,P均<0.001)。观察组中HCI合并肺部感染者PCO2[(35.79±5.33)mmHg]低于对照组[(43.72±6.06)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77、P <0.001)。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实施气管切开,能有效提高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 出版日期2020
  • 单位遵义医科大学第五附属(珠海)医院; 贵州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