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以贵州黔东南报京村为例,运用空间句法理论中的轴线法对其火灾重建前后的村落空间进行量化,从量化参数中选取整体集成度、局部集成度以及可理解度3个参数进行对比,结合实地调研解析村落空间的形态特征、演变规律以及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解析得出,村民的日常活动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与村落空间的活力及形态变化存在紧密联系。重建后的报京村,因一定程度的旅游开发引导以及与村落外部联系加强,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转变,村寨中心由传统文化空间转变为街巷商业空间,传统文化空间的影响力也有所衰败,传统空间风貌不复以往;重建前后的村落局部空间与整体空间的相关性不强,容易让外地游客产生迷路感,这与侗族人建造民居时注重私密性有关,改造后的村落相关性有所提升,但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街巷和居民的私密性。提出延伸空间特征、恢复村落中心,重塑村寨空间景观语言、挖掘潜力空间,构建多点化、分散化公共空间等优化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