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斯特石漠化过程中土壤重金属铬的含量特征

作者:刘胤序; 罗绪强; 贾佳丽; 刘海红; 李军*
来源:江苏农业科学, 2019, 47(03): 265-268.
DOI:10.15889/j.issn.1002-1302.2019.03.063

摘要

铬(Cr)是一种分布较广的重金属元素,可以通过母岩风化进入土壤。铬在食物链中通过植物的吸收,进入人体或动物体内而对其造成直接或间接危害。以贵州省清镇市王家寨峰丛洼地小流域为样地,对流域内不同等级、不同土壤类型、不同坡位及不同干扰方式下,石漠化的土壤Cr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土壤重金属Cr含量变化范围为4.46~174.32μg/g,均值为95.20μg/g,有57.7%的样地超出贵州省土壤背景值。除强度石漠化外,随着石漠化程度的加深,Cr含量呈降低趋势;强度石漠化与中度石漠化的土壤Cr含量有显著差异(P<0.05),其他石漠化等级间差异不显著。黄壤区Cr含量平均为107.22μg/g,其不同坡位Cr含量特征表现为下坡>中坡>上坡;黑色石灰土区Cr含量平均为81.15μg/g,其下坡位含量最低,上坡位和中坡位含量相当。在不同干扰方式下石漠化样地中,重金属Cr含量均值变化趋势为开垦>火烧>放牧>樵采,Cr含量在不同坡位和不同干扰方式的石漠化间均无显著差异。随着土壤pH值和有机质含量的增加,重金属Cr含量有减小的趋势。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