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笔者团队通过考证,发现仲景书中的“痹”字当解释为麻木不仁,而无疼痛之义。咽痛和喉痹并非同一症状。“咽痛”一症在《伤寒论》中共出现12次,有关咽痛治疗的方证都集中在少阴篇,可见咽痛与少阴的关系非常密切。此文梳理了少阴篇“咽痛”相关的5个条文,发现咽痛一症病位主要在肺胃心肾,涉及肝脾,咽痛的产生与肺胃之气机升降失常直接相关。涉及咽痛的6个方证均是在少阴阳虚,气血阴阳俱伤的病理基础上变化产生,肺胃虚热上冲即为甘草汤证;甘草汤证继续加重,伴有脓血则成桔梗汤证;邪气内迫而虚热上浮则成猪肤汤证;苦酒汤证乃心胸有热,且夹毒上冲咽喉;半夏散及汤证则属心肾阳虚,心脏感寒受病,肺胃痰浊内生,气逆上冲所致;通脉四逆汤出现咽痛乃阴盛格阳,虚阳上越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