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方法预测黄连温胆汤治疗缺血性脑梗死的潜在机制。方法 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等数据库资料,并查阅文献获取黄连温胆汤的成分与靶点,导入Cytoscape 3.7.2软件创建中药-活性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借助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人类基因综合数据库(GeneCards)、治疗目标数据库(TTD)、DisGeNET和药物靶标数据库(DrugBank)等数据在线平台获取疾病相对应的靶点,基于STRING线上平台构建黄连温胆汤与缺血性脑梗死重合的蛋白质-蛋白质互作(PPI)网络图。运用DAVID数据库对共同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最后,利用PyMOL及Auto Dock等软件进行分子对接。结果 获得黄连温胆汤活性成分167种,包括豆甾醇和β-谷甾醇等,相对应的作用靶标322个;缺血性脑梗死疾病靶点2 529个,如肿瘤坏死因子(TNF)及细胞肿瘤抗原p53(TP53)等;药物与疾病交集靶点167个;GO富集分析共得到407条基因功能信息,KEGG富集分析发现133条通路,包括TNF信号通路及缺氧诱导因子-1(HIF-1)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表明,豆甾醇、β-谷甾醇与白细胞介素-1β(IL-1β)、TNF及非受体酪氢酸蛋白激酶(SRC)等核心靶点结合活性较强。结论 黄连温胆汤可能通过作用于IL-1β和TNF等靶点,调控TNF和HIF-1等关键信号通路发挥抗炎、抗凋亡机制治疗缺血性脑梗死。

  • 出版日期2023
  • 单位基础医学院; 山西中医药大学;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