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河山西段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及水质生物评价

作者:惠晓梅; 王爱花; 李超*; 任宇泽; 郭新亚; 寇竹娟
来源: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42(01): 253-264.
DOI:10.13451/j.cnki.shanxi.univ(nat.sci.).2018.07.16.002

摘要

2017年5月、7月和10月,在沁河山西段进行大型底栖动物的调查,并采用8个生物指数进行水质评价,分析不同生物指数评价结果与理化因子评价水质类型的差异性。结果表明:(1)共鉴定出大型底栖动物38种,分属4门7纲17目31科。其中,昆虫纲相对密度占比最大,双壳纲相对生物量占比最大;(2)不同月份优势种组成中,5月纹石蚕、红斑蜉分布较广,7月、10月在沁水县上游河段优势种主要以中华锯齿米虾为主,下游河段主要以河蚬为优势种;(3)沁源县、支流端氏河、丹河采样河段的大型底栖动物密度、生物量较低,安泽县、沁水县、阳城县河段大型底栖动物密度、生物量较高;5月份底栖动物密度、生物量、多样性均高于7月和10月;(4)不同月份ShannonWiener指数和Margalef指数均值为1.0~2.0,按照生物多样性评价标准,沁河山西段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一般;(5)各采样河段3个月份水质类别为Ⅰ~Ⅲ类,地表水水质类别以及生物指数评价结果均显示沁河山西段5月份水环境好于其余两个月,沁水县以上河段以及丹河采样河段水环境较好于其余河段。受采样河段与水环境监测站在时间和位置的差异、物种耐污值的选择以及采样生境等的影响,除Margalef指数外,其余生物指数评价结果准确度均低于50%。

  • 出版日期2019
  • 单位山西省生态环境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