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利用方式下呼伦贝尔草甸草原土壤呼吸动态特征及影响因素

作者:关伟涛; 吕世海; 刁兆岩; 郑志荣*; 靳三玲; 金文英; 沃强
来源: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23, 37(07): 117-126.
DOI:10.13448/j.cnki.jalre.2023.168

摘要

探究天然草原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呼吸动态特征及影响因素,对草原生态系统碳平衡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中于2022年生长季(6—9月)测定了呼伦贝尔草甸草原围封、刈割、轮牧和自由放牧4种利用方式下土壤呼吸速率及相关环境因子,结果表明:1) 4种利用方式下土壤呼吸速率日动态差异较小,月动态差异显著,前者基本表现为昼高夜低的“单峰型”变化特征,后者表现为7月最高,9月最低,生长季土壤呼吸速率均值刈割(2.24μmol·m-2·s-1)>围封(2.08μmol·m-2·s-1)>轮牧(1.61μmol·m-2·s-1)>自由放牧(1.58μmol·m-2·s-1);2)土壤温度和土壤湿度是土壤呼吸速率的主要影响因素,二者的最优复合模型可解释土壤呼吸速率变异的82.7%~92.1%;3)分段式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表明,在围封、刈割和自由放牧样地,植被因素对土壤呼吸速率独立解释力最高;在轮牧样地,土壤环境对土壤呼吸速率独立解释力最高。虽然刈割利用下土壤呼吸碳排放量最大,但综合土壤有机碳含量和植被碳的吸收固定来看,刈割和轮牧更有利于草原生态系统固碳增汇。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