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次氯酸钠与酒精消毒对酸蚀过程中牙釉质的影响,为正畸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离体恒牙60颗,随机分为2组(A和B组),每组各30颗,A组采用5.25%次氯酸钠预处理,B组采用75%酒精预处理;经分组处理后,A和B组再分别随机分为3组(A0、A1、A2和B0、B1、B2组),每组各10颗,分别采用37%磷酸酸蚀0、15和30s。取离体乳牙40颗,随机分为2组(C和D组),每组各20颗,C组采用5.25%次氯酸钠预处理,D组采用75%酒精预处理;经分组处理后,C和D组再分别随机分为2组(C0、C1组和D0、D1组),每组各10颗,分别采用37%磷酸酸蚀0和30s。超声清洗离体牙,扫描电镜(SEM)观察釉质微观形态,检测各组釉质表面孔隙直径,测量各组样品抗剪切力强度,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各组釉质表面孔隙直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恒牙实验组中A2组牙釉质孔隙直径最大(P<0.01),表面蛋白残留较少,釉质暴露充分,且抗剪切力强度最大(P<0.01);B1组孔隙直径最小(P<0.01),且表面蛋白残留较多,抗剪切力强度最小(P<0.01)。乳牙实验组中C1组釉质孔隙直径最大(P<0.01),且表面残留蛋白较少,抗剪切力强度最大(P<0.01);D1组釉质孔隙直径最小(P<0.01),且表面蛋白残留较多,抗剪切力强度最小(P<0.01)。结论:与常用酒精消毒方法比较,采用5.25%次氯酸钠预处理牙釉质30s可明显增加釉质表面粗糙度和清洁度,并增强正畸托槽粘结强度。

  • 出版日期2019
  • 单位吉林大学口腔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