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观察气道廓清对颈髓损伤有创机械通气患者肺功能、感染指标的影响。方法 52例颈髓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机械通气患者应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26例和气道廓清组2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及药物治疗,气道廓清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气道廓清技术。观察治疗前、治疗后第5天及治疗后第10天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linical pulmonary infection score, CPIS)、氧合指数(oxygenation index, PaO2/FiO2)、动态肺顺应性(dynamic pulmonary compliance, Cdyn)、最大肺通气量(maximum pulmonary ventilation, MVV)、呼气流量峰值(peak expiratory flow, PEF)、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score, APACHEⅡ评分)的变化;比较两组患者应用机械通气的总时间、ICU的停留时间及在ICU期间的治疗费用。结果 气道廓清组治疗后5 d的CRP、IL-6及治疗后10 d的CRP、IL-6、PCT、CPIS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其中气道廓清组治疗后10 d的CRP、IL-6、PCT及CPIS下降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道廓清组治疗后5 d的PaO2/FiO、PEF及治疗后10 d的PaO2/FiO2、Cdyn、MVV、PEF、APACHEⅡ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其中气道廓清组治疗后10 d的PaO2/FiO2、Cdyn、MVV、PEF及APACHEⅡ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道廓清组的机械通气总时间及ICU停留时间明显少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道廓清组在ICU期间的治疗费用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气道廓清可有效降低颈髓损伤术后机械通气患者的感染指标,改善肺功能,降低患者疾病危重程度,提高肺康复的疗效,同时加用气道廓清可减少患者应用机械通气的总时间及ICU停留时间,总治疗费用无明显增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出版日期2022
  • 单位省骨科医院;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