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养成类游戏遍地开花的今天,《旅行青蛙》的迅速走红,在于其对社会张力的深刻反映。游戏中那只独居、独立又自由的青蛙,反映了原子化社会语境中佛系青年在现实与理想间的自我投射。此外,游戏所表征的随遇而安的处世哲学还是青少年在他人导向型社会中的自我期待,由此与上一代人的社会期待构成了鲜明的代际冲突。面对年长一代给予的标签与污名,青少年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手段予以抵抗。但这种抵抗只是对现实困境进行"象征性解决"的一种尝试,虚拟的养蛙游戏仍因其对真实代际关系的模拟而成为青年社会化的一种路径:他们通过对父辈角色的扮演和"镜中我"的映射获得了更多的情感体验与人生感悟,领会了"家文化"的真实意涵,并在代际的和解中逐渐成长。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