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究黔产大接骨丹药材不同用药部位(根皮、树皮、叶)中紫丁香苷和总黄酮含量的经时变化特征,为该药材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分别以不同采收期(1-12月)大接骨丹药材的根皮、树皮和叶部位为样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中紫丁香苷含量,色谱柱为Agela Promosil C18、流动相为0.5%磷酸溶液-乙腈(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10 nm、柱温为35℃、进样量为5μL。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其中总黄酮含量,检测波长为510 nm。结果:紫丁香苷、总黄酮的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0.095 9~1.150 8 mg/mL(r=0.999 6)、0.072 2~1.083 0 mg/mL(r=0.999 9);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均小于3%(n=6);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1.74%(RSD=2.36%,n=6)、99.63%(RSD=2.19%,n=6)。不同采收期内,大接骨丹药材根皮、树皮、叶中紫丁香苷含量分别在8、5、9月最高,总黄酮含量分别在2、12、9月最高。紫丁香苷含量在3个药用部位的大小依次为树皮>根皮>叶,其中树皮部位中紫丁香苷含量普遍较高;总黄酮含量在3个药用部位的大小依次为根皮>树皮>叶,且3个用药部位中总黄酮含量均普遍较低。根皮部位中总黄酮含量在当年2月最高,且当月根皮部位中紫丁香苷含量仅次于当年8月;树皮部位中紫丁香苷含量在5月最高,且当月树皮部位中总黄酮含量仅次于当年10、12月;叶部位中总黄酮含量与紫丁香苷含量均在当年9月最高。结论:建议大接骨丹药材根皮部位在2月采收为宜,树皮部位在5月采收为宜,叶部位在9月采收为宜。